一所大学,因秉承“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的办学宗旨,在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道路上不断书写耀眼篇章。

一种理念,因富有前瞻性而历久弥新,成为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套体系,因科学规范、运行高效而行稳致远,成为学校持续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实保障。

 今年,是中国海洋大学提出“通识为体,专业为用”本科教育理念,施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体系二十周年。

回溯这一本科教学运行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一条线索清晰可见,谨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凭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久久为功的恒心和韧劲,持续汇聚起中国海洋大学立德树人的澎湃力量。

2005年12月22日,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本科教学工作会议暨第一届本科教育讨论会召开(摄影:刘邦华)

擘画新蓝图:以使命之责,促理念之变

1999年,伴随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如何培养迎接21世纪挑战的人才”成为各高校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

这一年,学校第七次党代会召开,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主旋律、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本科教育是基础”的主导思想,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风起新世纪,潮涌海大园。

迈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高校合并与扩招,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担忧。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海大应该为党和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一度成为全校上下热议的话题,这也是2001年7月新上任的副校长于志刚苦苦思索的问题。

“2000年担任校长助理,协助时任分管教学工作的侯家龙副校长工作时,我就开始思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当时谈的比较多的是‘素质教育’,大家的共识是厚基础、宽口径,重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等。”忆及二十年前对本科教育的思考,中国海洋大学原校长于志刚如是说。

这一时期,正在德国汉堡大学访学的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巍然接到了于志刚的邀请,请他回校出任教务处处长,携手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起初,面对好友的邀请,他婉拒了。“还是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探索发展,婉拒之后,我就去巴黎等其他城市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交流考察了,以为这件事就放下了。”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李巍然说。

“我感到非他莫属,便极力邀请,动员他回来,为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做些事,发扬光大‘学在海大’。至今我还记得他的夫人姜效典老师说:‘我们老李滴酒不沾’,我说:‘我不会让老李喝酒,需要的时候,全部由我来喝’;这一点,我很好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谈起力邀好友回校共事的曲折过程与趣事,于志刚说,已记不清写了多少封邮件,记得还打过国际长途电话。

一周后,待李巍然再次回到汉堡大学,发现邮箱里有于志刚发来的8封邮件。当时与他一同在德国访学的夫人也劝说他:“老于诚心邀请你回去,学校也正是用人之时,你怎么好意思拒绝。”感动于好友的真挚邀请,加上对母校的热爱之情,思虑再三,他决定接受这份邀请。“学校需要我,我还是应该不辜负这份信任,并担负起这份责任。”谈起当时的情景,李巍然记忆犹新。

改革创新,既要传承成功经验,更要解答新的时代命题。

自2001年起,于志刚和李巍然、时任校长助理徐国君、高教研究室的马勇教授等人多次长谈,深入讨论,广泛调研,总结学校人才培养经验,分析学校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尝试简明扼要地凝练出符合海大实际与特色的本科教育理念。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理念,到清末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及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提出的“通识为本,专识为末”……他们广泛借鉴。针对“拓宽专业口径与就业市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要求高之间的矛盾”,以及“学生专业志向变化与学生专业身份相对固定的矛盾”,他们深入思考,认为还是必须促进通专融合,既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应对未来变化挑战,又要使学生具有一技之长,离开学校后能尽快立足社会。如果把教师“教内容”比喻为“给面包”,那么“教方法”就是“给猎枪”,价值塑造则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指南针”,海大就是要构建这样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历经两年的调研与实证、思想的启蒙、观念的更新与理念的整合,2003年正式提出了“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并付诸实施。

2003年9月2日,时任校长管华诗主持召开校长(扩大)办公会,研究实施新的教学运行体系。于志刚作《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立现代教学体系,创造本科教学国优品牌》的汇报。“现场汇报后,大家很兴奋,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应当坚定不移、大胆地干!冯瑞龙书记、管华诗校长也鼓励大家解放思想,充分发挥副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也注意调动部门和院系同事们的积极性。这一理念和体系就这样在海大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成长、完善,逐渐铺展开来。”于志刚说。

“有人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比作人才培养的‘两个轮子’,我不以为然,独轮车也可以走。我认为二者是‘血和肉’的关系,相互融合,缺一不可,共同发挥作用。”李巍然说。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是指学校实施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并行不悖。通识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个体内在素质为目标,注重学生心智、情趣和责任感等方面的综合发展,其核心是关于“成人”和“做人”的教育;专业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强调学生对某一专业领域相关知识和具体技能的掌握,其核心是关于“成器”和“做事”的教育。通识为体,既是对通识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价值观念的确立,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成长成人根本目标的要求;专业为用,既是对专业教育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特殊功用的强调,也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的规定。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实施完整和均衡的本科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23年4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与本科生交流(摄影:冯文波)

重构新体系:以理念之新,推育人之变

现任职于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NSF)的中国海洋大学2009届毕业生张帆,回忆起十多年前在母校的学习经历,依然深有感触。“升学时,我填报的专业是音乐表演,入学后,发现可以自主选课,就选修了水产养殖专业的课程,大学四年累计获得290.5个学分。虽然辛苦,但是收获更大,2009年毕业时,我获得了双学位并考取了水生生物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师从麦康森院士,继续从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张帆说,正是得益于母校的这一自主选课制度,使他拓宽了视野,提升了素质,至今对工作也帮助很大。

令张帆校友念念不忘的“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便是中国海洋大学在“通识为体,专业为用”本科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创的本科教学运行体系的核心内容。

当时光的指针拨回到二十多年前,这一体系的创建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当时像复旦大学等兄弟高校也在推行选课,我们参考了其他高校的经验,也考虑咱们学校的现实问题,一些专业就业不是很好,就简单地想,再让学生学一个好就业的专业不就可以了吗?”李巍然说,当时正是怀着这一最朴素的想法,开始探讨在学校推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

“‘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核心思想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面向学校所有的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跨专业、跨年级选修学校开设的所有本科课程。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和充分保障学生优先选修其录取专业课程的条件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以自主制定学习方案,形成‘套餐+单点’的课程修读计划。”中国海洋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宋宇然说,“套餐”是指每一个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完整课程系列,学生要取得某个专业的毕业资格,选修的课程必须满足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要求和学分要求。通过选课,学生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体系,实现学习专业的转换。

把蓝图变成现实、将愿景化为实景需要一个载体——科学合理的选课系统。

“第一代选课系统主要是由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魏振钢教授带领研究生开发的,当时计算机和网络不像现在一样普及,考虑到选课的公平性问题,不能采取先选先得,我们设置了许多限制条件,如本专业学生选本专业的课优先、高年级优先,还赋予每一位同学100分的权重分,出权重分高者先得等等。”原考试与选课中心主任陈旭回忆起当年设计开发选课系统的不易与艰辛恍如昨日。“当时,就是白天指导学生选课,晚上处理数据,选课过程中还断过两次电,幸亏每次及时备份,才没有出现大的波折。”陈旭说。

“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的设计与系统研发同样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中国海洋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董士军曾担任教务处综合科科长,谈起二十年前设计研发这一系统的日日夜夜,记忆尤深。“当时每到饭点,在师苑餐厅,李巍然处长就把他的想法与学生们交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我就一一记录下来,回到办公室再进一步的思考和完善。”董士军说。

这一系统的研发,仍然是依靠海大人自己的力量,董士军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生命学院挑选了一些热爱计算机编程的本科生,历时半年多制作出了第一代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系统。“下班后,从鱼山校区回到浮山校区,晚上就和几个同学在那边的办公室开发系统,虽然艰苦,但还是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至今我们的这套系统还是领先的。”董士军说。

“‘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指的是,将每个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要求和学分要求都作为一个标准模式,将每位学生所修的所有课程及所得学分均作为一个待识别模式,通过逐一比较待识别模式与标准模式的‘贴近度’,来确认学生的实际主修专业,以及是否能够毕业和能够从什么专业毕业。”宋宇然说,学校逐学期、逐学年对学生已修课程进行“模式识别”,识别结果适时向学生通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业状况,为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重新确立自己的专业取向、调整自己的方向,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

配合“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中国海洋大学还实施了3至6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制度和柔性转换行政班级制度,为学生各自量力而行、适时完成学业(包括完成不同专业的学习)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此外,为使学生理性选择专业、有效选修课程,学校不仅向学生公开所有专业的培养方案,还设置了学业指导教师、开设专业“导航性”课程,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的本科教学运行体系首先在2003级学生中施行。教学改革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新体系运行得好与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

2017级的贾源喆同学高考成绩是629分,填报志愿时,他第一志愿选择了中国海洋大学的会计学专业。那一年,海大会计学专业的录取分数较高,他最终被化学专业录取。“我对于化学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当时第一志愿选择报考会计学专业很大一部分是为就业考虑,实际上我最喜欢的学科是数学。学校可以通过自主选课转换专业,既然没能如愿进入会计学专业,干脆直接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专业吧。”贾源喆说。2021年,他在数学科学学院以基础数学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并推免至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后又考取复旦大学基础数学系博士研究生。“如果一个人因为自己年少时的一次不成熟选择而限制住自己一生的发展,被迫割舍掉自己真正有天赋的部分去‘扬短避长’,将会是一件很糟糕、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母校的教学体系恰好是尊重每一名学生自由发展的好政策,我每每想起都心存感恩。”

2022年5月19日,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行远书院院长朱自强教授(右一)在与本科生交流(摄影:路越)

打造新生态:以举措之实,护体系之稳

一套体系要想高效运转,需要打造高质量的支撑系统。为了让这一本科教学运行体系行稳致远,中国海洋大学通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培育优质课程资源、扩宽人才成长路径、开发智慧教学管理平台等有力举措,为其保驾护航。

2、4、3,这三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海洋大学,这意味着“用战略的思维、时代的要求、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课程体系建设”的底层逻辑——

即将全校本科课程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两大类,每个专业的课程按照“本科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和“工作技能教育”四个层面进行设置,每个层面分别设置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三种不同修课要求的课程。在本科通识教育层面,特别建设了“文学与艺术”“哲学与人生”“历史与文明”“社会与文化”“科学与技术”五大模块的课程,并将通识教育理念充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强化课程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功能,使得课程教学既强调学生综合发展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做人”准备良好的综合知识和思想基础,也重视学生要学有所长,为“做事”准备好扎实的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

丰富的优质课程资源,是选课制的生命活力之所在。中国海洋大学一方面改革、调整原有课程,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国际学术大师讲授学科前沿课,构建由文学家、文艺理论家等授课的“名家课程体系”,引进网络学习系统等途径开发、开设新课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行远书院是学校通识教育的实验区和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特区’,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人生视野,在人格培养和能力训练上打下基础,使我们的学生既有宏观见解,又有解决微观问题的能力,逐步迈向‘既能登高望远、又能探幽入微’的境界。”2015年5月14日,中国海洋大学迎来发展史上第一所书院——行远书院,揭牌仪式上,时任校长于志刚向大家阐释了书院的定位与方向。

行远书院院长先后由博雅教育的倡导者、美籍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学术副校长钱致榕教授和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翻译家、作家、“国际格林奖”获得者朱自强教授担任。作为“通识教育再起航”计划的试验田,行远书院施行博雅教育,“博”即广博的知识、视野和胸襟;“雅”即认真的态度、高雅的标准。这一理念与中国海洋大学实行的“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人才培养的路径可谓异曲同工。八年来,共有473名学生进入“行远山门”,截至目前,已有287人完成了全部8门核心课的学习,顺利结业。

2003年在毕业生中聘任首批教育教学信息员,2005年在“教学督察制”基础上实施“教学督导制”,2007年成立教学支持中心,2014年成立学习支持中心,2017年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在为本科教学运行体系护航的道路上,中国海洋大学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以学生选择需求为基本依据,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淘汰落后专业、积极改造传统专业、及时布局新兴专业。从2003年到2023年,停办本科专业10个,新增本科专业22个,拥有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52个,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成立行远书院通识教育改革示范区、崇本学院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示范区、创新教育实践中心专创融合改革示范区,开设了ACCA、CFA等特色班,海洋历史文化、创新创业管理等微专业,不断完善主辅修培养方案,为学生多样化成长提供支撑。”宋宇然说,历经二十年持之以恒地探索与实践,已构建起保障本科教学运行体系科学、高效运转的优良生态系统。

2023年4月13日,中国海洋大学第五届本科教育教学讨论会启动会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召开(摄影:左伟)

奋进新征程:以实践之路,创育人之范

碧空如洗,暮春的阳光洒在黄海之滨的中国海大校园,云蒸霞蔚的樱花、枝繁叶茂的梧桐、四季常青的松针、高耸入云的水杉,满眼色彩斑斓。一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一流本科建设,打造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的主题研讨,正催动整个校园处处生机勃发,热潮涌动。

2023年4月13日,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中国海洋大学第五届本科教育教学讨论会启动会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在崂山校区拉开大幕。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全校上下将深入调研、碰撞思想、启迪智慧,总结海大人才培养的经验与成效,形成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海大行动计划。

2005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同一所校园,同样的场景曾多次呈现。时间在变,人员在变,但是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的初心却始终如一,夯实本科人才培养底色,增强本科人才培养亮色的探索实践从未止步。

二十载风雨兼程,二十载春华秋实。

2005年,“以‘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的建立”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7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到校调研时指出,中国海洋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倡学科交叉,这是非常好的人才培养方法。

2018年,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如是评价: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了突出学生发展需求的“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构建了以“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教学运行体系,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渗透,分类培养与系统教学相统一,促进了专业建设改革、形成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推进了优质课程资源共享以提高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取得了效果。

二十年间,中国海洋大学有90%的学生选修了毕业专业要求以外的课程,平均多修读了10个学分;有8%的学生通过自主选课,实现了转换专业毕业;400余名同学通过修读不同专业的课程获得了辅修、双专业或双学位证书;134名同学用3年时间修完全部专业课程,提前一年毕业;学校开设的课程由2003年不到3000门次提高到2023年的6300多门次。

学校领导调研指导人才培养工作(摄影:赵奚赟 刘莅)

一切都充满着蓬勃的力量,一切都孕育着无尽的希望。

2023年2月17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绘就了中国海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蓝图,指引着人才培养的前进方向——

“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擦亮‘学在海大’名片。”“深入实施一流本科教育行动,完善一流本科专业体系和一流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施‘拔尖计划2.0’‘强基计划’‘卓越计划2.0’。持续提升通识教育水平。”

2023年11月1日,中国海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研讨会召开。刘勇副校长指出,要立足学校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培养方案;要抓住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这一关键要素,深入研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确保培养方案有效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打造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贡献智慧和力量。

扬帆廿载风正劲,踔厉奋发正当时。中国海洋大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和谐统一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Baidu
map